在細胞治療、干細胞研究及生物制藥領域,
細胞凍存袋是替代傳統凍存管的大容量存儲載體,可滿足數百毫升級細胞的冷凍需求。正確使用凍存袋,是確保細胞長期存活率與功能活性的核心環節。

一、使用前準備:嚴格篩選與預處理
首先需根據細胞類型與計劃存儲量(通常50-500mL)選擇適配規格的凍存袋。使用前需檢查包裝完整性,并在超凈工作臺內拆封。將凍存袋平鋪于無菌操作臺面,連接配套的輸液管與接頭,確保無扭曲或折疊。同時,提前將程序降溫儀預冷至4℃,并將冷凍保護劑置于4℃環境平衡,以減少對細胞的滲透損傷。
二、細胞懸液轉移:無菌操作是核心
在生物安全柜中,將培養好的細胞經離心去除舊培養基后,用預冷的凍存液重懸,調整細胞密度至1×10?-5×10?個/mL。通過無菌接管機或酒精燈火焰消毒后的接頭,將細胞懸液緩慢注入凍存袋。裝液量需控制在袋體最大標記容量以下,完成后用無菌夾夾閉輸液管末端。
三、程序降溫:精準控溫保活性
將裝有細胞懸液的凍存袋平放于程序降溫儀的樣品艙內,設置標準降溫程序:4℃保持10分鐘→以1℃/min速率降至-40℃→再以10℃/min速率降至-90℃。部分實驗室若無程序降溫儀,可用自制梯度降溫盒,但需注意異丙醇需每3個月更換一次,且降溫速率約為-1℃/min,略遜于專業設備。整個過程需避免震動或傾斜凍存袋,防止細胞懸液分布不均。
四、長期存儲與復蘇準備
當凍存袋溫度達到-90℃后,應立即轉移至液氮罐(-196℃)中長期保存。復蘇時,需提前將凍存袋從液氮罐取出,迅速放入37℃水浴鍋,待內容物全部解凍后,通過無菌操作轉移至離心管,離心去除冷凍保護劑,最后用新鮮培養基重懸并接種培養。
從準備到存儲,細胞凍存袋的使用環環相扣,每個步驟都直接影響細胞活性。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,才能為細胞治療研究提供穩定可靠的“生物銀行”。